电话 全国咨询/采购热线:13326452245

阿里巴巴店铺|收藏本站|网站地图
您好!欢迎来到 佛山市华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

画册印刷厂,印刷书刊,画册印刷报价,印刷宣传册,印刷不干胶,宣传单页印刷,说明书印刷

以最低的毛利承接各类定制印刷、包装加工订单,没有广告商高附加值,更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 扫码报价
  • 全国咨询/采购热线:13326452245

    印刷包装资讯

    联系华希

    咨询热线:陆经理13326452245
    • 扫码加微信洽谈

    印刷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印刷包装资讯 > 印刷知识
    28

    2021-11

    关于印版,你知道多少? 印版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版基和版面。版基是印版的载体,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完成制作的版面由空白部分和图文部分组成,能选择的接受油墨,印刷时只有图文部分能够传递油墨和接受油墨。 印版的制作是一种对原稿进行特殊复制的工艺过程。印版是印刷技术复制原稿图文信息的核心,印版的性能质量直接决定和影响到印刷质量,是将油墨传递至承印物上的载体。 不同印版在其表面上的空白部分与图文部分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能或状态结构。制版的核心和关键是怎样在版基表面上形成不同的化学性能或不同的结构状态,使空白部分和图文部分相分离。 不同的印版的表面结构都是不同的。根据版面上空白部分和图文部分的结构状态或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把印版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分别为凹版、凸版、孔版和平版。
    29

    2021-11

    印刷包装行业鉴别色彩的三要素 为了对各种色光和颜色进行较为正确的分析和区别,国际上统一规定了鉴别色彩的三个要素: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1、色相(色调) 色相是彩色相互区别的特性。可见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光在视觉上表现为各种不同色相,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通常称红、橙、黄三种色相为暖色调,青、蓝、紫为冷色调,绿色为中间色调。光源的色相决定于人眼对其辐射的光谱成分产生的感觉;物体的色相则取决于人眼对光源的光谱成分和物体表面反射(透射)的各波长辐射所产生的感觉。 2、明度 明度指由光的刺激所产生的视觉明暗程度。由于颜色的明度是一个心理物理量,除了受物体本身反射或透射光能量大小的影响外,还与整个视场的照度有关。在非彩色系列中,物体颜色越接近白色,其对光的反射越高,明度也越高,反之,越接近黑色,对光的反射率越低,明度越低。对彩色物体而言,其表面的光反射率越高,则它的明度越高,颜色越鲜艳。 3、饱和度 饱和度指彩色的纯度,表示物体反射或透射光的选择程度。可见光谱中各单色光的饱和度最高。在颜色替代定律中指出,任何一个颜色C都可以用一定量的波长为λ的单色光Cλ和一定量的白色光W的混合来匹配。用公式表示为:C=Cλ + W 因此,一个颜色的饱和度可理解为匹配该色的单色光占全部色光的比重。以S代表饱和度,则:S=Cλ / C = Cλ / (Cλ + W)对于非彩色则只有明度的区别,没有色相合饱和度。 以上就是印刷包装行业鉴别色彩的三要素。
    30

    2021-11

    什么是合版印刷?什么是拼版印刷?二者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合版印刷?什么是拼版印刷? 合版印刷:把几个印数相同、纸张相同的不同客户的印件或相同客户的不同印件,集中拼合在同一组版面,用胶印机印刷出来再分切,这个过程就称为合版印刷。 拼版印刷:把每幅图的印数、色别、色数相同者拼于一版,上机印刷,尽量将相同比例尺或各要素复杂程度和图斑面积大体一致的图幅拼版印刷。拼版印刷是为充分利用胶印机有效印刷面积而采用的作业方法。 合版印刷与拼版印刷的区别: 从概念字眼上好像有区别,实质意思是大致相同,不管是合版印刷,还是拼版印刷,它们的适用对象是小印量的印件,其好处是分摊了制版费与印刷开机费,降低了印制成本。传统的合版是用手工拼版,速度慢;而信息化技术出现后,印件可以存储为电子档案,采用合版软件自动拼版,速度快,而且可以在因特网上传输,所以又称为网络拼版印刷。
    05

    2021-12

    纸盒包装印刷设计应该注意哪些? 纸盒包装印刷设计应该注意如下三点: 1、食品、药品包装彩盒,宜采用具有环保特性的水上及水上覆盖工艺,以免造成不良的质量后果。 2、电化铝烫印装饰工艺,其材料昂贵,但装饰质量却非常突出,是中高档产品包装的理想选择,而更适合用于精装瓦楞彩盒或以白纸板玻璃卡为承印物的彩盒上的产品印后加工。 3、电化铝烫印工艺彩盒产品,印刷时应注意控制油墨层的适当涂布和烘干,以免造成烫印不能上色或烫印版面发花等质量弊病。
    07

    2021-12

    书刊印刷厂制作生产的精装书使用的胶水有毒吗? 问:书刊印刷厂制作生产的精装书使用的胶水有毒吗? 答:一般来讲,做精装书皮壳使用的胶水都是环保胶水,没有毒,但是不敢保证所有的印刷厂使用的胶水没有毒,毕竟很多小型印刷厂承接的精装书,绝大部分外壳都是外发给别人做,质量方面是无法保证,商家为了赚钱,使用低廉的胶水去做皮壳也是有很多的。因此,买家做精装书的时候需要考察下,这种印刷企业是否专业做精装书,是否具有配套做精装书的硬件设备?
    08

    2021-12

    精装书与平装书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精装书与平装书的主要区别在于装订。 平装书就是我们平常用的书,一般采用胶装装订工艺,即用专门的胶装机器,使用特种装订用的热熔胶,将书的内页各印张粘在一起,再和封面粘在一起就可以了。封面就是一般使用铜版纸较多,比内页厚一点,整本书是可以弯折的,可以握在手里。而精装书的内页一般是采用锁线装订工艺,就是用线将内页锁在一起,再粘上胶,这样比较结实,不爱掉页。封皮一般为硬壳的,将印刷精美的薄纸或者布料、皮料糊在硬壳上形成书皮,再将内页粘在书壳上。精装书是不能弯折的,看上去档次很高,如果是硬皮面,显得更加厚重、精美。
    09

    2021-12

    精装书的结构展开图 精装书结构:封壳(包含封壳面料、纸板、书槽等)、环衬、堵头布、书芯
    10

    2021-12

    精装书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众所周知,精装书相对于平装书而言,制作成本更高,生产工序更复杂,精装书成书前需要经过锁线、压平、刷胶、定型、套合等多道复杂的工序,最大的优点就是封壳坚固,能够更好地保护内页,最大好处就是便于收藏,使书经久耐用。
    12

    2021-12

    关于印刷的那些知识,你知道多少? 印刷的定义: 在国家标准GB9851.1—1990《印刷技术术语》中,印刷的定义是:“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为此,最新的国家标准GB / T9851.1 - 2008中将印刷定义为:“使用模拟或数字的图像载体将呈色剂 / 色料(如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过程。” 印刷(Printing,Graphic Arts,Graphic Communications)是把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简单意义上说,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也可以理解为使用模拟或数字的图像载体将呈色剂 / 色料(如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过程。 印刷的字面涵义: 就字面意义而言,着有痕迹谓之印,涂擦谓之刷。用刷涂擦而使有痕迹着于其他物体,谓之印刷。简而言之,印刷就是生产印刷物的工业。印刷物的生产,与印章类似。先刻印章(版),后使印章(版)沾着上印油,再将印章(版)上的印油转移于纸、帛、皮等承印物上,即成印刷品。计算机印刷文件可通过激光印字机、喷墨打印机或其它计算机打印机。在最近几年,计算机打印和工业化印刷工艺已经融合在一起,导致数码印刷的发展。 印刷的广义定义: 广义的印刷包括印前、印刷、印后以及与图文复制相关的各个工序、工艺。 印刷的发展历史: 印刷术起源于中国,发源于中国人独有的印章文化,它是由拓石和盖印两种方法逐步发展而合成的,是经过很长时间,积累了许多人的经验而成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现存最早文献和最早的中国雕版印刷实物是在公元600年,即唐朝初期。 7世纪,唐朝初期出现雕版印刷。 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 - 1049),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有记载的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1241年至1250年杨古为忽必烈的谋士姚枢用活字版印刷朱熹《小学》、《近思录》和吕祖谦的《经史论集》等书散布四方。 元代科学家王祯(1260 - 1330)发明木活字版(亦有人支持宋代就有木活字本,而且提出了几种版本加以证明。其中常被人们提到的是被称为宋本活字本的《毛诗》。由于该书的《唐风·山有枢》篇内的一版中“自”字横排著,完全可以证明是活字版。 王祯在《农书》中叙述木制活字:“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版木为字,用小细锯锼开,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即满,用木榍榍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刷印之”。王祯用木活字在1299年印刷六万字的《旌德县志》100部。 中国金属活字的早期记载,见于元代科学家王祯(1260 - 1330)在《造活字印书法》(1298):“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但上项字样,难以使墨,率多印坏,所以不能久行。” 元朝(1271年 - 1368年)已有双色红、黑套印之书籍。 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浙江奉化县尹马称德,用十万木活字,排印《大学衍义》四十三卷二十册。 明代用木活字排印的印刷物包括《壁水群英待问会元》、《四友斋丛说》、《晏子春秋》、《小字录》、《栾城集》等。 明朝时期(1368-1644年),出现了双色、四色套印的印刷品,能印出多层次的彩色印刷品。 15世纪中叶,约翰·谷登堡 (1397 - 1468)从1436年开始研究活字印刷,1440年制成螺旋式手板木质印书机,1445年开始设厂印书。直到1477年几乎传遍了欧洲并在欧洲流行开来,成为现代印刷术的起源。 1589年,西方的铅活字和印刷机传入中国,中国出版业开始以铅活字印刷出版图书。1590年用西方活字印行最早的图书———《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 (拉丁文),1819年印行了铅活字本的《新旧约圣经》 (汉字) 1838年英国人台约尔在新加坡制成一套汉文铅字,1842年被报到香港1844年美国人谷玄在澳门设花华圣经书房,利用台约尔的这套铅字经营铅印业务。 清世宗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诏令制木刻活字。253500个木刻活字,在一年内全部完成,排印了2300卷《武英殿聚珍版丛书》。金简在图文并茂的《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中记述造木活字的程序。 1845年.德国又生产了第一台快速印刷机。 1860年,美国生产出第一批轮转机。以后德国又相继生产了双色快速印刷机、印报纸用的轮转机,以及双色轮转机,到1900年又制成了六色轮转机。 从1845年起,大约经过一个世纪的时间,各工业发达国家都相继实现了印刷工业的机械化。 1859年美华书馆迁往上海,在这一年由该馆技师美国人姜别利改进了汉文活字规格,定出了37种标准,奠定了汉文铅字制度的基础。他又创造了电镀字模,发明了元宝式排字架。他还把中文铅字分成常用、备用和罕用三类,每类都以《康熙字典》部首检字法排列。提高了铅印书的生产效率。从此中国开始创办活字印刷机构,印刷业逐步走上了机械化的道路。与此同时,西方石印术也传入中国并得到相当的发展。凹版印刷术世纪末期也开始在中国使用,图书产品的形式也发生变化———精装与平装(相关阅读:平装书与精装书的区别)开始出现。
    14

    2021-12

    精装书装帧工序的质量要求标准 精装书装帧需要三个工序:书芯加工、书衬加工和套合加工。 下面,由华希印刷企业来总结下关于精装书芯加工质量标准要求。 1、压平 ①根据所压书芯(一本或数本)实际厚度调好压力规矩。 ②压平时书芯要碰撞整齐,不能有缩帖不齐、歪斜倾倒,要放平放整。 ③压平后的书芯厚度基本一致并要堆放整齐,四角不溢出、保证书芯不变形。 2、第一次涂书背胶 ①用胶种类正确,涂抹薄而匀,不溢不花。 ②第一次涂胶要保证扒圆的柔软度和牢固度,使扒圆起脊后不散帖。 3、扒圆 ①手工扒圆入手正确,机器扒圆调整得当。 ②扒圆的圆势以书芯厚度计算,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90度~130度之间。 ③扒圆后的书芯圆势一致、小得歪斜或一端大一端小,保证切口边上下四角垂直。 ④书芯扒圆后无吡裂、皱折,牢固平整不回圆。 4、起脊 ①书芯夹紧定位正确,四角平整不歪斜,书芯脊部露出部分上下平行一致。 ②手工砸脊用力得当,无砸裂、砸皱,砸完书背挺括结实,保持圆势的正确无误。 ③起脊高度一致,纸板厚度在2.5mm以卜脊高为3mm,以上为4mm。书脊的凸出部分与书面之间的夹角为120度±10度(脊与面的倾斜度)。 5、粘书签带和堵头布 ①所用粘剂适当,涂抹均匀不溢出切口。 ②书签带长:比书芯对角线长20mm±10mm。书签带宽:32开及以下的书为3mm~4mm,16开及以上的书为5mm~7mm。 ③所粘位置:位于书芯中间距书背顶端10mm处,粘正、粘牢。 ④堵头布长:书背宽(方背)或书背弧长士1mm。 6、粘书背纸 ①粘剂选用适当,涂抹均匀,不溢不花。 ②书背纸长:比书芯短4mm。书背纸宽:同书背宽(方背)书背弧长比其多1mm~2mm。 ③粘后的书背纸两边宽度均匀一致不歪斜、粘平无皱折,长度均匀一致。 7、粘筒子纸 ①粘剂适当,涂抹均匀一致,不溢不花。 ②筒子纸的长:比书芯长3mm~4mm。筒子纸宽:为两个个书背弧长再加5mm粘口。 ③筒子纸材料选用正确。粘正不歪斜,粘牢不脱落,粘平无皱折。

    关注 "华希印刷"公众号

    华希印刷

    全国服务热线

    13326452245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