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全国咨询/采购热线:13326452245

阿里巴巴店铺|收藏本站|网站地图
您好!欢迎来到 佛山市华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

画册印刷厂,印刷书刊,画册印刷报价,印刷宣传册,印刷不干胶,宣传单页印刷,说明书印刷

以最低的毛利承接各类定制印刷、包装加工订单,没有广告商高附加值,更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 扫码报价
  • 全国咨询/采购热线:13326452245

    印刷包装资讯

    联系华希

    咨询热线:陆经理13326452245
    • 扫码加微信洽谈

    行业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印刷包装资讯 > 行业资讯
    28

    2021-05

    华希印刷: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优势,把包装印刷产业做大做强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极高、经济活力强大充满韧性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因此,华希印刷包装企业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包装印刷业也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导下,开始一轮新的变革和发展! 华希印刷包装企业认为,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印刷业将是困难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的一年。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疫情,实现了延期复工。但是,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化解困难,众多包装印刷企业在今年2月份左右迎来了大面积的复工复产。目前,在全球大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包装印刷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仍具较大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随着互联网快速的发展,网络印刷对传统印刷的冲击,使得书号减少,精装书印刷量也相应变少,导致书刊杂志印刷市场进一步缩减,给传统书刊印刷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不过,在面对压力和挑战的情况下,包装印刷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又将有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发展潜力! 首先,由于国内城镇化发展、制造业升级和消费方式改变等导致内需增长,将为印刷市场尤其是包装印刷市场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其次,在国际市场上,“一带一路”带来的潜在市场仍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最后,目前5G移动通信技术离我们越来越近,5G发展的技术和创新,也将会给我们包装印刷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华希印刷包装企业认为,充分发挥在粤港澳大湾区内享有独天的地理优势(华希印刷包装企业旗下拥有5大印刷基地,总部位于佛山市,在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等地设有分厂),把握机遇,抓住先机,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外部推力,进一步稳固市场,提升市场份额,不断把包装印刷产业做大做强!
    28

    2021-05

    在粤港澳大湾区印刷书刊、画册,怎样选择一家好的珠三角书刊印刷厂家? 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城市不断升级,产业也不断地向产业带集中。比如广州市印刷厂不断变迁,绝大部分都搬到佛山,同样深圳市印刷厂也是如此。从大的趋势方向来看,包装印刷行业的产业带主要是集中在珠三角广州佛山地区,因此找珠三角书刊印刷厂最为合适不过。 那么,如果你想批量印刷某种产品,比如精装书,画册之类,让你选一家印刷厂,你应该怎样选择呢?华希印刷包装企业认为,选择一家好的印刷厂家要需要注意如下三点: 第一、是不是源头工厂?有没有厂房?工厂规模够不够大?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很多企业印刷产品找到的多数不是真正的厂家,而是外面大街上的广告图文店。 第二、尽量多选择几个有一定知名度的实力印刷厂家来进行对比。目前印刷厂家非常多,有广州印刷厂,佛山印刷厂,深圳印刷厂等等。印刷厂是很多,有些印刷厂是专注于出版社书籍印刷和企业画册印刷,比如华希印刷包装企业。有些印刷厂专注于不干胶标签印刷,比如广州市印刷厂。还有些印刷厂专注于数码快印,比如深圳印刷厂。因此,在选择印刷厂时,要综合各种厂家的特点和优势来判断,要进行全面考量,这样就会有更好的选择,这也避免了出现上当受骗!多了解几家厂家的实力,大概就可以判断整个行业的定价标准和服务标准,自然就能确定自己选择的厂家是否具有更专业的优势条件了。 第三、选择包装印刷厂的时候,还需要了解价格定位是否合理?价格是不是太高,被商家坑了?或者价格是不是太低,被商家偷工减料,无法保证印刷品的质量等等。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判断,从而避免了合作的不愉快。
    17

    2022-05

    华希印刷分析导致出版社图书印刷装订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 出版社图书在印刷装订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比如印刷质量缺陷问题,主要表现为墨色不匀、透印、套印误差超标、墨皮、缺网、白页、缺笔断画、脏迹等,装订质量缺陷问题。主要表现为折页不准、多帖、错帖、页码误差超标、连页、缩页、掉页、残页、严重空背、侧背胶开裂等。精装缺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锁线松、台阶明显、无脊、飘口不一等,因原材料引起的质量缺陷问题,主要表现为纸洞、纸张色差严重、破损等。 出现以上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过华希印刷包装企业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四个原因: 一、工期与周期的原因 承印单位根据出版社所要求的周期时间予以生产安排,根据现有设备情况调配印制。由于出版单位周期要求较紧,承印单位接受客户单位的任务多(品种、数量),造成嘴大肚小现象,即接下吃不下,在出版单位要求的周期时间里完成不了,印刷公司赶工期现象较为严重,加班加点赶产量,对工期时间压缩,造成出版物产品印刷装订的质量下降。由于书刊印刷企业业务上普遍存在“两季”现象,春、秋两季生产高峰期,教材教辅生产任务很重,在一般图书印刷生产上精力有限,淡季生产时生产任务少,能集中力量抓好产品质量,旺季时生产任务多,生产能力有限,接下来印不了,所以企业先抓大色令印数图书,一般图书拖期较为严重,甚至拒接,就是勉强接下来也不认真对待,马虎从事,只忙于赶工期进度,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就松懈了许多。 二、设备不配套和使用材料原因 在承接任务上,出版社常有这样或那样的具体要求,有些图书制作对印刷工艺要求很高,一些承印单位现有设备或差或无,原来一些无力承接的产品,因争取业务而硬接下来,自己加工不好的工序改发外加工,质量无法得到跟踪和保障,尽管承印单位也很认真对待自己加工产品的质量,但一些特殊工艺要求印件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做出来的产品品质品相总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如一些企业晒版车间的设备、环境整体都不怎么好,晒版工艺质量如何能得到保证。由于价格因素,一些承印单位不肯用好的生产材料及辅料,如PS版、油墨、橡皮布和胶水等等,造成印刷质量一般,该出彩的出不来,胶订质量差,成品送检时一拉就开胶了。加上出版物印刷属来料加工,对出版社调拨发的纸张,纸到即印,纸张色差、破损等问题也就一概不查不管了,造成印刷物成品内芯夹花、墨色不匀、字迹不清等一些问题。 三、软片和打样质量原因 出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印刷品质量。软片要保持前后密度一致,透明度好,无灰雾、划痕、斑点和脏迹,版心要保持一致,误差不超过±1mm。四色胶片必须检查其规线及网线角度是否正确,图像的正反是否正确。由于一些重印图书或部分修改、修订教材、教辅图书出片时只是部分出片或改一帖四色片,重印时,片子密度或网线不一致,成书后整体看还行,但其中几页或几帖印刷质量就不一样,或深或浅,前后不一致。制版出片打样后,由于又调整颜色重新出片,为节约成本不再打样,造成印刷时或色序不准或无法把握正确的色样而影响质量。特别是数码打样,由于制版公司在控制软件、打样纸及墨水使用不一,打印精度也有所差异,质量不尽相同,传统印刷时追样较难把握。 四、图书装帧和版式设计上的原因 装帧、版式设计一定要符合排、印、装的生产工艺要求。一些大面积实地设计和细小图案设计在同一版面上,由于实地印刷要求吸附更厚的油墨,在压力作用下,容易造成墨迹浸入细小线条图案,使其脏污而无法辨认。一些文字被设计成四色套印(包括反白套印)和网点叠印,在印刷上极易造成套印不准。在封面上,书脊常常被设计成色块而将书脊厚度卡得太紧,装订包封时,装订机上封面稍有走动,色块就会偏向封面或封底。正文版式设计上一些图案的跨页设计,最好是设计在同一印张里的同一版面上,折页时就不会被错开,还有正文底纹设计的网点成数也不宜过大,底纹太深影响阅读,印刷时纸张还容易产生拉毛、掉粉现象。网点成数太低,晒版时又容易丢失,底纹印不出来。书眉、页码装饰线图案也要尽量避免出血设计,由于拼版折页的误差,装订成书后,从外观上看,切口处色块线条上下参差不齐,影响美观。
    08

    2022-05

    华希印刷:你认为印刷厂老板好当吗?好赚钱吗? 印刷厂老板,现在其实都不是一个很高档的老总了!当你坐上这个印刷厂老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现在很多职员因为干得不合心意就辞职了,但是你是老板,你不能! 尽管如此,印刷厂老板也只能没日没夜对公司的未来做规划与打算,拼尽全力使自己走的每一步都是安全的!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惊险无比,但只有一个人真正承担风险,印刷厂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所有人都愿意跟你打江山;但是,万一厂子破产了,又有几个人愿意跟着你继续走下去呢? 印刷包装厂老板是最没有门槛的职业,自己积累了一些印刷单,搞一两台机器起灶,一个小厂的掌柜,每天起早贪黑,忙到忘了吃饭、忘了喝水、忘了生病、忘了照顾自己的家人,不停的计算,不停的计较……辛苦了一年才发现,依然是生死线上挣扎,赚到的只是印刷厂老板的虚名与应收账款。 百分之八十的印刷厂老板都有胃炎、神经紧张、失眠、压抑、焦虑。他们都是以生命博事业!他们常常忘了生病,就算病得很严重进了医院,在打着点滴的时候仍然要处理公司繁杂的事务。当员工节假日休息,陪伴家人时,他却只能一个人在办公室最清静的角落,思考着印刷厂下一步的发展。所以,对你的老板好一点吧!老板就是一棵树,员工就是枝干。 现实生活中,印刷厂老板往往是最没钱的人群,不停负债,资产不停增加,但自己真正拥有的现金,永远紧张而拮据,有的一些微弱利润也压在了客户那里。印刷厂老板又是最尴尬的职业,忙于贷款、忙于融资、忙于扩张、忙于跑业务、忙于把企业做大,结果是资金越来越紧张,才发现做印刷厂不是种粮食,绝非摊子铺得越大,收获就越丰盛,印刷厂在经营中,老板永远奔波于各种规模的“差钱”状态。 印刷厂老板不等于有钱人,看似光鲜的外表,坐拥千万资产,印刷设备几百万一台,然而时常为工人的工资发愁、奔波。
    20

    2021-06

    广东印刷厂论述印刷包装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广东印刷厂论述印刷包装的优势和发展趋势分别是: 一、印刷包装的优势有如下四点: 1、印刷包装属于平版印刷。平版印刷制版简单、版材轻、印版速度快,能快速生产出质量好、套印准确的大幅面彩色印刷产品,尤其适用于图文印刷产品。近年来,光刻技术已经融入了高科技、如光学、化学和计算机技术,反映了当代的高科技水平。 2、凸版印刷技术将会有所突破。活版印刷是我国的传统印刷工艺,技术基础好,投资少,适用于小批量、小尺寸和特殊规格的包装印刷;对纸张和油墨材料要求不严格,印刷包装压力可以调节,油墨量可以大大控制,使印刷质量达到理想水平,适用范围广。 3、凹版印刷将继续稳步发展。凹版印刷的优点总是在于速度快、宽度宽、消耗低和停机时间少,可以在各种印刷包装上获得的印刷品。 4、丝网印刷将更加活跃。作为模版印刷的代表,丝网印刷在中国一直以车间生产为基础,被认为只能生产线条和大色块的产品,而不能生产精美的产品。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现代丝网印刷设备、材料和技术为丝网印刷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印刷包装的优势有如下三点: 1、光刻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世界印刷包装的主要课题包括直接制版技术、直接印刷技术、水平印刷技术和调频加网技术。国外单张纸多色胶印机大多采用油墨遥控、自动印刷和自动套准装置,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并诊断故障。我国起步较晚,因此有必要加强新一代集成多色胶印机的研发。此外,国内印刷包装 (纸张、油墨、感光材料、橡皮布)的质量有待提高。 2、柔版印刷技术的发展趋势。1995年签署《蒙特罗公约》后,含氯氟烃的排放控制越来越严格,三氯乙烷和四氟乙烯等溶剂也受到限制。有两种方法可以使柔版印刷符合环保要求。一是开发新型环保洗版溶剂,二是开发、制造和实际应用水性柔版印刷。同时,印版减薄也将是柔版印刷的发展方向。 3、凹版印刷技术的发展趋势。凹印设备投资大,制版成本高,仅适用于长线产品。由于凹印油墨含有有毒物质,其应用受到限制。如果这些缺点能够得到解决,凹印将会有一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凹印制版技术的发展,凹印的准备时间大大缩短,凹印在中短期活版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提高。预计凹印未来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 全自动凹印滚筒的电镀加工;无胶片电子雕刻技术的应用: 感光聚合物薄辊凹版印刷工艺和辊上包裹凹版的发展;数码快速打样: 凹印机将向多功能、多色、高速、自动化、联动和环保方向发展;实现了水性凹印油墨的印刷,有效控制了印刷包装溶剂型油墨的残留量。
    23

    2021-06

    2020第44届国际包装展览会 展会日期:2020年11月23日至2029年11月25日 展览会概况: 第44届巴黎国际包装工业展在巴黎展出,该展览会2年1次,是本年度最大的包装技术和食品加工设备展览会之一,2018年展览会结果调查,吸引了约18万参观者和4千名参,展览馆使用3个展览馆,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2600家包装厂参展 (41个国家),53 % 为海外参展商的参观人数为16万人,其中108054人分别来自56个国家,38.4%为海外参观者。 近年来,欧洲包装工业发展迅速,成为欧洲主要工业部门之一。全球包装市场约4400亿欧元,欧洲占40% ,1170亿欧元。法国包装业居欧洲第二位,年销售额接近200亿美元。法国各经济部门对包装机械和各种包装容器的需求量极大,法国拳头工业,如食品、美容、化妆品、保健卫生品、高级奢侈品等部门对包装质量的要求特别严格,这都刺激了法国包装工业的发展,吸引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包装企业。 参展范围包装工业展的主要内容: 原材料 (纸、塑料粒子、金属等)、消耗品和薄膜、非印刷薄膜、塑料薄膜胶、墨、颜料纸、纸板印刷薄膜金属玻璃其他包装部件和部件包装加工机械包装制造机械印刷机械标签、标签、代码、身份识别机械产品初级包装机械流体处理设备和解决方案包装生产线和整合系统二手包装机械二手包装工业包装设备的保管和搬运设备废弃物处理设备的检测设备的机械部件包装创新工程、咨询和服务。
    02

    2021-07

    中国印刷业的发展历程 印刷术最早发源于中国,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大约在公元3世纪的晋代,随着纸和墨的出现,印章亦流行起来。4世纪时,道教徒把印章放大,以印制文字稍多的符咒。这实际上是一种以盖章的方式印刷文字的方法。 与此同时,石碑拓印也在发展,把印章和拓印结合起来,再把印章扩大成一个版面,蘸好墨,仿照拓印的,把纸铺到版印刷,即为雕版印刷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是中国敦煌发现的唐代雕版印刷的《金刚经》。根据所注的雕版日期确认其是公元868年的印刷品。考虑到雕版印刷术从发明到完善应用,从在民间流行到引起统治阶层和知识阶层的重视和记载,其间必有一段相当长的发展时期,因此,专家们认为雕版印刷术的诞生年代大约是在公元7世纪前期的唐朝初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 套版彩色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印刷术,它是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复杂、高精度的印刷技术。它采用分色分版的方法,在一张纸上套印出多种颜色。其具体的操作程序是:按原稿颜色的多少,分别刻成相同规格的版,然后,再按颜色的先后次序逐块印刷。套版的规格尺寸都要求准确地固定在相宜的位置,保证在印刷过程中不能有丝毫的移动。在古代缺少精密量具和卡具的情况下,必须依靠熟练的技艺来完成,所印出的成品称为套印本。 套版印刷术发明的初期,一般只能印刷朱、墨两种颜色的套印本,称为朱墨本,或叫双印。后来,技术日臻完善,继而发展成用四色、五色来套印称为四色本、五色本等。套版彩色印刷术诞生于我国,但到底发明于何时至今仍无明确结论。根据历史记载,北宋时期(960—1127年)已出现了铜版印刷的青、蓝、红三色“交子”,但未发现实物。元朝末年(14世纪中后期)已有朱墨两色套印的《无闻和尚注金钢经》。1974年在山西应县佛宫寺内发现了三幅彩刷的《南无释迦尼佛》,据与同时发现的其它文物相印证,其印刷年代应在辽代统和(983—1012年)年间。看来,套版彩色印刷技术的发明不晚于此,确切年代还有待于考古发现和研究。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套版彩色印刷品大多是明代万历年间的,这段时间是我国套版彩色印刷术的发展时期,很多印刷品极为精美。到了清代,四色套印、五色套印甚至更多种颜色套印的技术已经成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活字印刷术——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记载。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我国宋朝人毕升,时间是公元1041—143年。 在活字印刷中,活字的制作技术是关键。我国古人曾用粘土、木材、铜、锡、铅等原料,进行了许多尝试,也曾成功。毕升所发明的胶泥活字印刷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近代的铅字的排版印刷。他用胶泥制成一粒粒活字,经火烧硬,排置于一块带框并铺有松香、蜡和纸灰混合土的铁板内,用火加热,待混合土熔化全,即用一平板将其压平。类似铁板可备多套,一版印刷,一版排字,以提高印刷的速度。活字一般都要烧制多套,常用字往往多数十个,以保证不缺字。而生、冷、僻字,则随用随烧,极为方便。毕升不仅发明了胶泥活字,并且还用这种方法印过书。 在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中国还出现过不少其它材质的活字,有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和铅活字等等。但只有木活字流传了下来。至于近代西方铅活字印刷的引入。是在1590年中国澳门排印拉丁文《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一书时才得见。值得一提的是木活字的使用,元代王桢在任安徽旌德县县官时曾著有一部学术巨著《农书》,因字数较多,使用雕版印刷不仅耗资高,而且还费时费力。后请木匠刻木活字3万,先行试印6万余字的《大德旌德县县志》,获得了成功。为方便排版,王桢发明了转轮排字架,使排字从完全手动转为使用简单机械,提高了效率。他还把木活字制作方法和操作程序进行了认真的记录和整理,写成《造活字法》一书,刻书是继沈括记载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又一部记载我国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主要历史文献。 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早于西方近400年。而且,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具有省时,省料之优点,为中国和世界的印刷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代的铅字印刷也是活字印刷的一种。自动排字铸字机。需要铸造的字由打字机一样的键盘输入,每打完一行字,机器会自动将那些字的字模放下,随即射出合金铅自动铸造出输入的字。其操作与自动排字同样依靠键盘输入,但得到的是单个字的,比手工排字进一步。油印技术———油印又叫孔版印刷。这种印刷方法是用铁笔在纸、布或金属薄铁上刻划出微孔,以此作版置于纸或其它类承印物上、加油墨后,用辊和刮片使油墨从刻版上的微孔漏印到纸上。 中国早在1200年前的唐代就出现过类似于今天油印技术的镂空纸版印刷和丝网漏印方法,用来在丝织物上印制花卉和图案,称之为“夹缬”。然而,真正利用油印技术印刷文件的人是旅居英国的匈牙利人盖斯特泰纳。1881年左右,他用涂蜡的纤维纸作为模版,用铁笔把要印刷的资料刻于其上,铁笔刻写之处,纤维便出现微孔,然后将油墨刷于版上,用滚筒压紧推动,使油墨透过蜡版,粘附在下面的纸上。发明家爱迪生在20世纪初也对孔版印刷进行过研究,他把铁笔与马达配合起来,通过控制马达来使铁笔在纸上刻划,制成油印版。虽然这处方法当时未得以广泛重视,未能投入实用,但其原理却启发了后人。 1888年,盖斯特泰纳用打字机代替铁笔,他将打字机上的色带卸下,使字直接打在蜡纸上,字迹在蜡纸上留下痕迹。卸下蜡纸,铺于纸上,涂墨压印,获得了成功。 10余年后,奥地利人克拉博发明了旋转式油印机,使得油印的速度大大地提高。 凹版印刷术——凹版印刷术大约产生于15世纪中叶,其原理是使印版的图文低于空白部分,版面结构类似于我国古代的拓石,只是着墨部位正好与拓石相反。由于用这种印刷方法印刷出来的成品表面墨迹微微凸起,易于辨别,难以模仿,所以多用于印制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 凹版印刷的印版可分为雕刻凹版,蚀刻凹版和照相凹版。 雕刻铜凹版印刷是意大利人腓纳求赖发明的,1477年,曾有人用此方法印制过地图。到19世纪初叶,欧洲开始用此方法复制名画,印有价证券,使凹版印刷术逐渐地发展一种独具特色的印刷方法。 现代胶版印刷与照相凹版印刷:胶版的画线具有亲油性,可吸附油墨;湿滚筒供应水分的非画线部分则不附沾油墨。版上所沾附的油墨是用来印在胶质布卷筒上,再转印在纸面上的。此即为胶版印刷。在照相凹版印刷的铜上有经腐蚀而产生的凹洞可制作画线,由凹洞的容积来决定画线的浓淡。先将滚筒涂上油墨,再用刮刀刮过,只留下凹洞的油墨,当压过时凹洞中的油墨就印到纸上了。 凸版印刷术——凸版印刷就是印刷的图文部分高出空白部分,印刷时,图文部分涂墨,然后覆纸、加压,油墨就从印版上转印到纸面上。 在中国发明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影响下,公元1445年,德国人约翰·古腾堡制成了铅活字和木制印刷机械。当时,中国和朝鲜早已出现了铅活字,但夏天腾堡不仅使用铅、锡、锑来制做活字,而且还制做了铸字的模具,因此制做的活字比较精细,使用的工具和操作方法也很先进,他还创造了压力印刷机和研制了专用于印刷的脂肪性油墨。由于古腾堡的一系列创造发明,从而成为了举世公认的现代印刷术的奠基人,他所创造的一整套印刷方法,一直沿用到19世纪。 在古腾堡创造了凸版印刷术后,西欧亦有人仍在不断地为提高印刷技术而努力,先后创造和完善了纸型铅版、橡皮凸版等复制版的制作工艺、提高了凸版印刷品的质量、印量和印速。 平版印刷术——平版印刷术按版材的不同可以分为石版、胶版和珂罗版。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印刷的图文和非印刷的空白处同处在一个平面上,用眼看上去没有高低之分。印刷时,利用油水相互排斥的原理,使图文部抗油亲水而排墨,通过挤压转印到承印物的表面。 石版印刷是1778年前后由捷克斯洛伐克人逊纳菲尔德发明的。他在印刷乐谱时,发现表面有微孔的石板涂上油脂能吸附油墨,而未涂油脂部分因其具有蓄水性而不能吸附油墨。根据这种现象,他发现了油水相拒的原理,从而发明了石版印刷术,并曾著有《石版印刷术》一书流传于世。 胶版印刷是在石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种平版印刷技术。1817年,逊纳费尔德用薄锌版代替了笨重的石板,并采用了圆压筒的印刷方式,解决了石版技术不易套准的缺点。1905年,美国人鲁培尔又在逊纳费尔德的平版印刷机上加装了一个橡皮滚筒,使得印版上的图文经过橡胶滚筒再转印到纸面上,印版和纸张之间不产生直接接触,创造了一种间接平版印刷方法。 珂罗版也是一种平版印刷方法,是法国人海尔巴托于1869年发明的。因都用磨砂玻璃作版材,因此也叫玻璃版印刷方法。这种印刷方法可利用照相来制版,能最精确的印刷名人书画、碑帖、美术作品以及古版书籍。 由于平版印刷术,特别是胶版印刷方法与其它类型的印刷方法相比具有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磨损小、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加之新光源、新感光材料,精密照相设备的配合以及制版逐步科学化和印刷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得该印刷方法获得不断发展,从而成为今天印刷业的主流。
    03

    2021-07

    总结包装印刷厂不良操作习惯的安全隐患和防护措施 在前面,华希印刷包装小编给大家《盘点2020年广东印刷包装厂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下面详细来总结下:包装印刷厂不良操作习惯的安全隐患和防护措施。 对于所有安全杀手来说,不良操作习惯这一杀手的力量最最强大,同时它的隐蔽性也是最高,战胜指数最困难。据悉,90%以上的操作者都是由于操作过程中不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才导致了事故发生。下面,让小编详细展开来总结下。 一、装版(装橡皮布) 习惯操作: 一般轮转机的印版较多,操作人员习惯于两组或多组同时挂版,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单张纸胶印机装版也有这种现象。为加快进度,且暂行装版后,师傅也来帮忙,即一人压版,一人点动开关。 安全隐患: 装版(装橡皮布)时,如果两人或多人同时操作,注意力稍不集中,手打滑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机器故障,很容易将手指卷入,造成人身伤害。 预防措施: 1、装版工作由一人操作即可,用手轻轻捏住印版拖梢和衬垫,确保版面不被刮伤和衬垫平整。 2、装版时万一出现失误或遇到“连电”,手要立即松开,不要捏住印版不放。由于是正点车,不会产生多大损失,如果捏住不放,则会引起其他事故。 3、各种机型的情况不同。如果确实需要用手推印版,可在版面上擦些滑石粉,预防事故发生。 二、铲墨 习惯操作: 由于匀墨的需要,操作人员习惯手持墨铲在墨辊上来回运动,进行匀墨,加墨或铲走墨辊上多余的油墨。 安全隐患: 在设备高速运转时,这样的操作属于多发事故的危险操作,一旦墨铲角度销有偏移或操作中墨铲遇到串墨辊表面凹凸不平处,墨铲将被卷进主串墨辊和胶辊之间而发生事故,轻则划坏印版或胶辊,重则轧坏橡皮布或滚筒,甚至在拔墨铲在瞬间因手忙脚乱而造成人身事故。 预防措施: 1、首先要脚跟站稳,精力集中,握紧墨铲,切忌东张西望。 2、发现印刷品局部墨量不够且必须人工加墨时,手中的墨铲一定要握紧,并将小墨辊抬起,待该辊停稳后再进行操作。 3、铲墨时,墨铲要以主串墨辊为依托,顺势靠在胶辊上,不可悬空,墨铲与串墨辊的接触角度不能小于45°。 三、除脏 习惯操作: 无论是轮转机还是单张纸胶印机,经常出现墨皮或胶辊、纸张脱落物粘在印版图文部分的现象,影响产品质量。这时,操作人员常在机器运转中用手指去除脏。 安全隐患: 这种操作属于违规的危险操作,在印刷中由此引起的事故较多。操作人员在机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要找准脏点位置并擦除,可用时间相当短暂,且用力大小擦不掉,只有早下手,用大力才能把粘在印版图文(或墨辊)上的脏点去掉。稍有失误,手指就有可能进入印版滚筒空当处。如果是悬空操作而没有依托,很可能将一只手带进滚筒,而造成轧手事故。 预防措施: 1、每周定期检查机器的所有安全保险装置及主电机刹车机构,确保机器灵敏、可靠、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2、操作时要注意力集中,不要悬空操作,擦脏点时,手掌一定要靠在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之间的拉轴上,或靠在水辊防护安全罩上,特别注意手掌依托的力要大于手指擦脏点的力。 3、如果脏点太多影响印刷,应停机检查,及时更换胶辊或纸、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日常生产中,一定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否则一旦发生事故,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等一切都将无从谈起。所以,不良的操作习惯是引起安全隐患的最大杀手。 除了以上不良的操作习惯之前,还有就是不遵守车间生产规范。其实,跟不良的操作习惯差不多,区别是这个更加侧重于车间规范而不是操作规范。 另外还有:生产配合不够默契(案例:由于与工友的配合不到位,一名工人在清洗橡皮滚筒时由于同伴不知道,按下了点车按钮,结果这名员工的手就被卷进了印刷机中。)设备设计缺陷引起的安全事故、企业安全培训不到位。 总而言之,设备本身安全设计不好是导致事故的客观原因,员工操作不规范是导致事故的主观原因,而印刷企业对于安全生产教育的疏忽,是导致事故的间接不可缺少的原因。
    16

    2021-07

    未来印刷企业将为趋向于绿色印刷,绿色生产,绿色设计 未来印刷企业将为趋向于绿色印刷,绿色生产,绿色设计的发展方向前进。 一、 绿色印刷 从70年来我国印刷业经历了“铅与火”“光与电”的发展过程,目前正加快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特别是2020年以来,我国印刷业呈现出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崭新局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印刷业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千余家企业、不到10万从业者,增长到2020年底的30万家企业,3,0万从业人员,实现1.6万亿元印刷总产值,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中的支柱行业。 据了解,我国自2010年起实施绿色印刷战略至今已有10年。10年来,印刷业绿色化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绿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印刷绿色化不再是简单的印刷工艺和耗材“绿色化”,更延伸出深刻的内涵。 二、绿色生产 随着绿色印刷深入人心,近年来很多企业都在从源头削减做起,逐步推广使用更加环保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比如,使用大豆环保油墨、水性光油、免酒精润版液、环保洗车水、植物淀粉喷粉、不含苯或二甲苯的环保胶黏剂,以及逐渐增加通过持续森林认证 (FSC认证)纸张的使用量,等等。 因此,一些大型印刷企业通过采用集中供气、集中供水和集中供墨系统减少固废产生;还有一些企业还通过使用润版液过滤循环系统,减少了90 % 的新鲜水用量。在末端治理环节,印刷公司主要开展了废气、废水和危废三方面治理。印刷业危废主要来自于印前废水和印刷废水治理后的液体危废,及油墨桶使用后的塑料内胆、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擦机布。目前,很多印刷企业对危废的处置和运输都选择了有资质的第三方供应商,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除了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全过程防治,印刷企业在节能降耗、减少排放、认证审核等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印刷企业用电消耗较大,但通过改变能源管线和设施布局,可以节约用电,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例如,佛山市华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将6台独立空压机改造为3台集中供气节能空压机,总输出功率下降超过20% ,可节约用电量20% 至30%,18个月就能收回改造投资。 3、绿色设计 针对印刷行业,工厂车间绿色设计可提高空间利用率、节省人力、更符合环保要。文创产品绿色设计既可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也可实现材料节约与创意兼得效果。未来,要实现绿色设计,需要印刷企业同仁共同倡导新的理念、应用新科技,实现生产的可持续性,重在生态、资源与科技、需求相协调。
    20

    2021-07

    浅谈控制印刷质量的方法 印刷质量的尽量控制的要素,主要是:网点、颜色复制的真实程度、印刷过程的稳定性。其中叠印区的网目值(网点大小)是最重要的控制要素。当然还有其他影晌印刷质量的因素,如环状白斑、糊版、起脏、套印不准等。对于客户,令其不满意的原因是:原稿与印刷图案的色彩存在变化。一般而言,在印刷工作当中产生这种原稿与印刷品之间的差异的主要体现原因是:不适当的印刷工艺,工艺走错。在彩色印刷中,墨膜厚度、网点大小、油墨叠印及套色顺序是影响色彩忠实再现的主要因素。当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是否色偏的判断常常受到各种外界坏境的影响和制约。 现在对这三大因素作出如下分析: 1、墨膜厚度 当印版晒制完毕后,印刷操作员就只能影响墨膜厚度。此时,就必须有客观被测参量,客观测量方法来鉴定墨膜厚度。对于铜版纸,其墨层厚度应控制在0.7-1.1μm之间,若墨膜厚度超出了这个范围,则所需要复制的色彩空间就缩小了。一般而言,较为先迸印刷机,配置了联机或手动的密度计可不断地进行墨层厚度进行监控,根据需要而做出调整。 2、网点大小 网点大小是决定印刷厂质量的又一决定因素,制版、胶印过程均会使网点发生变化,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好各工序的网点扩大、锐化、变形、重影。我们可用印刷控制条及放大镜筒单的工具来监测网点的变化,胶印过程中,会发生网点扩大现象,所要做的是在每一个印刷工序前将网点增大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一般而言,胶印用软片,印刷品的网点扩大的情况为如下数据分析: FF:软片网点大小:20%、40%、80%、100% FD:印品网点大小:30%、55%、90%、100% 有时我们用密度计测出半色调区域的密度值,及实地密度利用Murry-Davies公式可计算出该半色调区域的网目值即: F(%)=1 - 10 - D / 1 - 10 - D 用密度计测量密度时,必须事先在所用纸张的非信息表面部分调零,以消除纸张的光学性质对油墨墨色的影晌。事实上,当我们测量出实地密度,三个以上不同网点大小图像上的密度后运用Murry-Davies公式可计算出印张实际网目值,并根据这些数据以及相应胶片上的网点大小值,可以绘出一条特性曲线,即印刷特性曲线。 ①是理想线(正常情况下无法得到) ②是实际线 ③中间区域为网点增大情况为了使网点扩大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可对制版、印刷工艺中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的网点扩大补偿,photoshop对制版,印刷中造成的网点扩大采用不同的方法予以补偿。 A:印刷工艺中网点扩大及补偿措施 采用File/CMYK Setup对话框设定,可选标准网点增大值,及自定义网点增大曲线来补偿网点增大。 标准网点增大值:由软件中根据不同的纸张及油墨匹配,依据经验而设计的标准网点扩大值。 网点增大曲线:通过密度计测出相应颜色块的密度值,用MD方程计算出网目值及相应的扩大值,从DotGain下拉式菜单中选择Curves指定多达13个点的网点增大值,当然,其他位置的网点大小的扩大值由软件自动插值计算完成。 B:用传递函数补偿网点增大 若使用的图像输出设备标定不当,没有校准好,则把图像转移到软片上时,可能会产生网点缩小或增大,此时,可用PostScript技术的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予以补偿。 其步骤: (1)在计划使用的输出设备上输出一幅含有按要求设计的网点大小的13个灰色块的C、M、Y、K的图像,得到四张分色片。 (2)用透射密度计测出13个色块的网点面积率。 (3)点击File/Page setup对话框中Transfer按钮进入Transfer Function对话框。 (4)计算要求调整量,将它们输入到相应的框中。 不论何种补偿方式,其调整量是这样的:若像素值为127,应输出50%的网点,但照排机输出60%的网点即扩大了10%,那么补偿调整量应为50%-10%=40%,框中应填入40%,这祥照排机就会以用户希望的50%的网点输出。 3、油墨叠印及套色顺序 由于现在彩色印刷中采用混式印刷,套色顺序已标准化了,一般是K→C→M→Y,为了有利于油墨叠印,墨层厚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有益的,印刷标准这样规定: 黑墨厚=0.8μm青墨厚=0.9μm 品墨厚=1.0μm黄墨厚=1.1μm 另外,印刷控制条在胶印质量过程中的作用 前面提到,印刷控制条是用来测控分色、印版曝光、色彩还原、打样、印刷效果的各单元组成,现在有多种测控条比如布鲁纳尔、FOGRA、GATF、中科所等,但性能基本一致,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A:实地区 印刷品需要有较高的反差,K = DV - DR / DV主要用于检测图像反差,网点变化,著墨均匀性,DV为实地密度,DR为75%网点的印刷密度。 B:叠印区 主要检查第一色接受第二色、第三色的情况,影响叠印率,从而影响墨层厚度。 C:印版曝光控制区 用于检查软片与印版密合情况,确定既定印版解像力的曝光量,一般要求打样版保留2%的小网点,印刷出版保留5%的网点。曝光量的控制:一般要比印版原解像力的对应的曝光量高出3至4级。 D:重影与变形 检测网点的变形有纵向、横向、双向变形的鉴别区,并可间接检测压力,橡皮布是否松弛,墨量、水量是否过大。 E:半色调区 检测中间调网点的扩大情况。 F:灰平衡区 用于检测色彩还原情况,实现中性灰平衡是色彩忠突再现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测控条不能拷贝,厂家提供的测控条的网点边缘清晰,拷贝后发现边缘模糊并有网点扩大现象。

    关注 "华希印刷"公众号

    华希印刷

    全国服务热线

    13326452245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