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此印刷术是中国人发明的,具体情况下面的历史记载。
沈括和《梦溪笔谈》
沈括 (1031年一1095年),字存仲,北宋时期浙江钱塘 (今杭州)人。著名自然科学家、政治家。在宋嘉佑年间考中进士,曾当过太子中允。57岁时退出官场,来到润州京口 (今江苏镇江),见到山水景色很美,于是留在了这里,筑宅于此,取名梦溪园。沈括把生平见闻与科学实践结合写出了一部笔记体巨著,叫《梦溪笔谈》。全书26卷,包括律乐、人事、艺文、技艺、书画等17部分,后又出版了《续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加起来共609条,内容涉及到了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医药、农业,自然科学的内容占了1/3,十分详细地记载了北宋时期科学与人文的史实,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梦溪笔谈》有现代印本,在各图书馆都可读到。
根据
广州印刷公司了解到,《梦溪笔谈》中介绍了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家毕昇
沈括在《梦溪笔谈》卷十八中写道:“版印
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具体介绍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关于毕昇,沈括说是“布衣”,就是说是平常百姓,没做过官。而关于他的生平,记载很少,毕昇是哪里人,有不同说法。有人说他是四川人,有人说他是杭州人,有人说他是
雕版印刷的一位“刻工”。目前,这些都还有争论,没有统一的意见。
1990年,湖北省英山县发现一块墓碑,中间刻为“故先考毕昇神主”,许多专家认为即是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1996年中国印刷博物馆开馆,其中有毕昇像,文字说明写遭“北宋活字印刷术发明家,今湖北英山人。”徐忆农认为,毕昇生于宋太祖开宝年间 (约970年前后),在杭州干过锻工,宋皇佑三年 (1051年)卒于杭州。不过这只是一种推断。因为雕版印刷术没有具体发明人,而活字印刷术有具体人,因而毕昇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是发明家。根据《梦溪笔谈》,毕昇是庆历年间人,庆历是北宋皇帝宋仁宗的年号,年代为1041年至1048年。
对活字印刷技术有具体记载,毕昇是用泥来做字模,用长四方形胶泥,一面刻上字,再用火来烧硬,造成一个个单字——活字。另外,准备好一个铁板框,底部放上松香和蜡,把泥做的活字一行一行排在铁框里,满一铁框为一“板”,相当于雕版印刷术的“版”,然后用火在铁板底下烤,松香和蜡融化了,把字固定住,再用一块平板把一个一个的活字压平,成为可以印刷的版了。
据
华希印刷企业观察到的历史记载,对于常用字,如“之”、“也”,每个字刻20多个,与现代印刷术几乎完全一致。不过当时毕昇同时只排2个版,即印2页,印完后再重排版,这样的好处是不需太多的活字。
毕昇发明了木活字,这比西方人谷腾堡发明的活字足足早了400多年。毕昇死后,他创造、制造的这一套活字和工具设备传到了沈括侄辈手里,成为了“宝藏”。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以后,宋绍熙四年 (1193年),周必大以活字印刷术印了《玉堂杂记》,他在《文忠集》这本书中说,自己用毕昇的方法印了《玉堂杂记》。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出土了一批文物,在塔的二层墙内有宋代活字印刷的佛经,证明了沈括的记载是准确的。
华希印刷,承接定制印刷、包装加工业务,咨询热线:13326452245,QQ:1156037017
来源:华希印刷